体内“邪气”最怕你拍这8处地方!每天20分钟,整个人都轻松了!
你是不是常常感觉身体沉甸甸的、莫名疲劳,脸色暗淡,怎么睡都睡不醒?小心,这可能是“邪气”在作怪!
别担心,今天教你一套不花一分钱的“拍打法”,专攻邪气最爱的 8个“老窝” 。每天拍一拍,气血通了,人轻松了,可能比吃补药还管用!
健康时报图
邪气最爱藏在身体8个“角落”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医师侯风刚2025年在医院微信公众号刊文介绍,在深厚的中医养生智慧里,藏着“拍八虚”这种简单有效的自我保健法。“八虚”并不是随意挑选出来的部位,它实际上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重要交汇点:
两腋窝
两肘窝
两腹股沟
两腘窝
在每个部位中,都存在着与之相应的脏腑经络的关键穴位,并且这些地方也是“邪气”容易停留之处。日常通过拍打,可以通过疏通气血、调理阴阳、通经活络来达到防病治病的作用。①
广东省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中医师薛丹2025年接受老人报采访时表示,拍打不同部位,好处各不同。②
1. 拍腋窝——疏肝理气、调养心神
腋窝下藏着一个“解郁大穴”——极泉穴,它是心经的重要穴位。经常拍打腋窝,能疏肝理气、调养心神,对心脏和肝胆相关的疾病有不错的预防作用。
图自四川省中医院
2. 拍肘窝——养护心肺、免疫力强
肘窝处有尺泽穴、曲泽穴。拍打这里能清宣肺气、泻火降逆、镇惊宁心,还能疏通肺经、心经、心包经,让上焦气血运行顺畅,进而提升心肺功能,增强身体免疫力。
图自四川省中医院
3. 拍腹股沟——强健脾胃、调内分泌
腹股沟是脾经、肝经经过的地方,此处还有治疗妇科病常用的气冲穴和冲门穴。拍打此处能加速气血运行、健脾胃,还能让盆腔的血液流动起来,对调节内分泌、改善妇科疾病有帮助。
图自四川省中医院
4. 拍腘窝——补肾强腰、腿脚有力
腘窝位于膝关节正后方,有膀胱经和肾经经过。经常拍打这里,可以补肾养肾、舒筋通络,缓解腰膝酸痛。
图自四川省中医院
“拍八虚”注意5点,才能事半功倍
1. 动作:用空心掌拍打
侯风刚医生提醒,拍打时应使用空心掌,即手掌稍微弯曲,手指并拢,形成一个空心的形状。这样既可以增加拍打的面积,又可以减少拍打的冲击力,避免皮肤受伤。①
2. 力度:微微发热就好
拍打力度应以自身能承受为宜。力度应由轻至重,逐渐增加,避免用力过猛造成皮肤损伤或疼痛。拍打至微微发热、微红或略紫红即可,不必追求过度红肿或出痧。
3. 时间:上午9点~下午1点
侯风刚医生提示,练习的最佳时间为上午9:00~13:00。这段时间恰是人体脾经、心经当令之时,而在此时人体的气血会显得较为旺盛,相应的调理效果也会更好一些。
但要注意,餐后1小时内、空腹时不建议拍打,以免影响消化或引发不适。①
4. 频率:每个部位1~3分钟
侯风刚医生建议,每周进行5~6次“拍八虚”。每次练习的累计时长以10~25分钟为宜,其中针对每个部位的拍打时间约1~3分钟,拍打频率保持在约每秒2次。①
5. 建议:喝杯温水、不要吹风
建议拍打前饮用适量温水,促进身体代谢;拍打过程中务必注意避风,防止风寒之邪乘虚而入,影响养生效果;拍后记得避风保暖,3小时内不洗澡,避免寒湿入侵。
健康时报图
4类人不适合“拍八虚”
虽然“拍八虚”相对简单安全,但并不是人人适宜。以下人群不建议“拍八虚”,以免引起身体不适。
⚠️ 1. 有活动性出血(如咯血、消化道出血)、肺栓塞、严重骨质疏松或者发生骨折扭伤的患者。
⚠️ 2. 皮肤有破损、炎症、湿疹急性期者(尤其“八虚”部位皮损)。
⚠️ 3. 急性病发作期(如心绞痛、中风急性期、高热)的患者。
⚠️ 4. 女性在月经期或妊娠期谨慎拍打,尤其避免拍打髀窝、腘窝,以防刺激子宫。
尤其要提醒的是,若拍打中出现心率≥110次/分、胸闷、头晕,或血压波动,需立即停止。
另外,“拍八虚”是属于日常养生方面的辅助性手段而已,如果自身存在明确疾病情况下,还是应当及时前往医院并且遵循规范的治疗流程来进行诊治。
- 上一条:警惕身边“看不见的健康危害” — 邻苯二甲酸酯
- 下一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