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不扫兴的父母有多好?!铺满“礼物”的评论区,看了让人泪目
来源 | 网络
有人总结出这样一份经验:
中式父母的神奇之处——和他们分享快乐,快乐就会消失;向他们倾诉烦恼,烦恼就会加倍。
这个世界上最伤人的,莫过于当孩子对某件事充满期待和兴奋。父母却用短短几句话,将孩子的热情从头到尾浇灭。
“扫兴式”父母只会将自己的压力和不满情绪转嫁给孩子,让原本最依赖父母的孩子,变得小心翼翼、不敢靠近。
或许,家长真的应该反思一下,为何孩子被我们越推越远?更需要去学习,如何做个不扫兴的父母!
有一个不扫兴的父母有多好?
在网上看到一个男孩攒钱给妈妈买了一个耳钉,母亲很惊讶地问什么时候要你给我买耳钉了?
儿子紧张地咬着下唇满是不安,直到妈妈很配合得高兴,儿子也跟着高兴起来。
妈妈并没有批评孩子乱花钱,而是引导孩子正确的情绪,这样不扫兴的家长考虑孩子的感受,能温暖孩子一生。孩子将来也一定是感恩的。
不要在小事上消耗孩子,这样才能做一个能走进孩子内心的妈妈。
相悖于“扫兴父母”的压迫感,一些网友分享了孩子给自己买东西、照顾自己的经历,满满爱意都从屏幕上溢出来。
这就是治愈一生的良药吧!
“
减肥期十岁女儿怕我饿死给我煮的泡面
“
我儿子上完英语课就拿积分给我换小皮筋
“
我是在外面出摊,我儿子8岁
“
我儿子给我钱,让我买的流浪猫猫粮
“
我女儿 十月份 给我画的情人节贺卡
“
用3块钱零花钱给妈妈买了个蝴蝶结发夹
“
我第一次给妈妈买耳钉,然后当时不懂
“
我儿子送我的第一份礼物
“
我女儿从幼儿园到现在小学,每次母亲节还是我生日
“
这是我儿子在母亲节那天给我买的花
“
我家里条件很普通
“
我高中成绩不好
“
我女儿用压岁钱买了送我的,款式是她自己挑的
“
一直珍藏的儿子九岁时送我的心形石头,现在他马上十八岁了
从诸多饱含爱意的礼物和评论中,我们发现:当孩子的孝心被父母高高兴兴地接受了,他们下次才会有信心,知道父母需要他。
闺蜜的女儿很贴心,有好吃的总会给妈妈留一份。她说:
女儿在读幼儿园的时候总是用餐巾纸包着鸡腿或者麻球回来给我。一开始我也接受并吃掉了。
后来担心她营养不良,就和她约定,每周只带一次吃的回来给我。
当孩子释放爱意时,父母开心接受就好。即使孩子有什么不对,也应该是讲道理,而不是说教式、打击式的。
做一个不扫兴的父母,偶尔的一次零食不会吃坏身体,偶尔的一束鲜花算不上浪费,偶尔的庆祝也不是长期的奢靡。
有人说,这届父母正在凭一己之力,原谅上一代、治愈下一代。
正是因为我们曾经感受过父母的扫兴、觉察到自己的失落,才不愿让孩子再经历一遍那样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