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淄信息港提供最新的临淄招聘信息、临淄房产信息、临淄二手信息,查信息就上https://10345.cn 。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百科 -> 孩子是自己的,有些责任不能推给老师 (点醒无数家长)

孩子是自己的,有些责任不能推给老师 (点醒无数家长)

发布时间: 2017-10-06 19:41
一个人无论成绩好坏与否,品行是关键!道德可以弥补能力的缺陷,而能力却难以掩盖道德的缺陷。但是孩子的品行很大程度上与他的家教有关。老师只是传到授业解惑者,家长却是孩子一生的影响者。父母的言传身教永远大于老师45分钟的课堂教育。

有些家长经常自豪地说:“我娃就听老师的,老师能管得住他!”

还有的无奈地说:“哎,等上了学就好了,自然有老师去管他!”

甚至有的家长不负责地说:“开家长会真的很没意思,老师在上面说废话,我在下面睡觉!”

听到他们这样说时,我总是在为那可怜的孩子担忧:孩子自己生的,家长都不管,还指望老师帮你管?

那为人父,为人母的责任何在?地里的庄稼尚且需要农民辛勤付出一季,方能有好的收成,何况是一个活生生的孩子?

殊不知,一个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老师只是客观因素,最重要的还是学生自己。而“学生自己”之间的差距,归根结底是父母之间的差距!

正所谓“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连古人都能意识到教育孩子最重要的责任人是父母。而现在却还有很多家长觉得教育孩子是老师的事情,自己只负责养。


1老师保证不了孩子良好的品行


一个人无论成绩好坏与否,品行是关键!道德可以弥补能力的缺陷,而能力却难以掩盖道德的缺陷。但是孩子的品行很大程度上与他的家教有关。老师只是传到授业解惑者,家长却是孩子一生的影响者。父母的言传身教永远大于老师45分钟的课堂教育。


因此,想要让孩子有良好的品行,家庭教育才是关键,老师无能为力!



2老师给不了孩子良好的习惯


麻将桌旁、电视机前长大的孩子肯定和爱看书的家长教育出来的孩子,差别很大。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家长边看电视边督促孩子认真读书时,收到的往往是强烈的逆反心理。他们也不想想,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怎么会强迫孩子做到呢?


积极进取,有良好生活习惯的父母养育出来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热爱学习,能够合理安排自己时间的小大人儿。父母在教育上会省很多心,所以当你百思不得其解孩子为什么有那么多坏毛病时,先好好检讨一下自己,也许就会找到根源所在!


3老师很少主动找家长交流


一般家长被请到学校,那孩子的问题就有点严重了。所以,孩子的小问题,老师一般不会找家长沟通的,但是我们做家长的在发现这些问题时,如果能跟老师积极主动的去沟通,那在孩子成长和学习这件事上绝对是帮助很大的。


4老师给孩子传递不了读书的兴趣


很多家长埋怨自己的孩子不爱学习,不爱看书。但是却没有扪心自问一下,自己是否爱看书呢?孩子读书的兴趣是从小培养的,两三岁的孩子就该开始读书了,而不是等到了学校之后,让老师培养你家孩子读书的习惯。


你家里的书多,孩子就读的多。父母起到好的表率作用,孩子就会效仿,反之,孩子只能模仿你做别的事情。是否从小阅读的差距,会在以后的知识层面,认知能力以及写作水平上表现出来。


5不要指望让老师帮你培养孩子的意志


老师更多的交给孩子的是课本知识,良好的生活习惯,做人道理,坚强的意志,这些都是要靠父母去培养的。老师没有义务帮你去培养,这些只能由家长从小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如果你忽略了,那你的孩子也许成绩很好,但是意志薄弱,受不得半点挫折,所以情商教育也很重要。



6

老师给不了孩子上进心



很多家长一开始对孩子的教育方式跟中国的教育体制就是相背离的,他们主张快乐教育,不主张让孩子刻苦学习,认为那样孩子会很累。殊不知中国的孩子从上幼儿园开始就被不自觉的挤进了竞争的行列,而你灌输给孩子的思想,与周围的同学格格不入,受不到老师的赞扬,得不到同学的钦佩,你以为是为孩子好,其实是害了自己的孩子。


只要孩子自己觉得不苦不累,完全可以应付自如,为什么不能让他多学点东西呢?


7老师给不了孩子长久的幸福感


一个人所在的原生态家庭对他一生的影响都很大,夫妻恩爱,家庭和谐,在充满爱的环境里长大的孩子,注定要比家庭不健全,或者整日吵闹的家庭里成长的孩子要心里阳光很多。而这个是老师给不了的,却能决定孩子一生的!


8你对孩子的影响力永远大于老师


一个好的老师,或许能够影响孩子三年五年,但是家长的影响力却是一辈子的!

孩子不是老师的,是你的,家长永远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永远的榜样,请做个称职的父母!


写在后面

阅读不仅仅是语文的事情,它对于任何一门学科来说都是首要的,远比补课更能提高学习成绩,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有研究发现,一年级或更早开始大量阅读的孩子比三年级开始阅读的孩子在其后的中小学学习,尤其是数理化学习方面潜力更大。

因为前者在其后的学习生涯中具备了深阅读能力和习惯,也就是理解能力很强,而后者阅读时思维很肤浅,理解能力自然很弱。这个现象在初二这个分水岭年级就表现得很明显了。

所以,不要等到中小学遇到困难才没完没了地补课“拉一把”,而是要让孩子4-7岁解决识字问题,6-9岁就能爱看书,9岁后就会大量阅读、读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