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淄信息港提供最新的临淄招聘信息、临淄房产信息、临淄二手信息,查信息就上https://10345.cn 。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百科 -> 夏季心脏“高危期”!6件小事要常做,护心指南请收好!

夏季心脏“高危期”!6件小事要常做,护心指南请收好!

发布时间: 2025-07-05 23:26
夏季高温,很多人以为心脏会“轻松”些,殊不知,炎热的夏天却是心脏的“高危期”。高温、饮食习惯和情绪波动都会给心脏带来“三重压力”,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如何在夏季保护心脏?
图片

夏季高温,很多人以为心脏会“轻松”些,殊不知,炎热的夏天却是心脏的“高危期”。高温、饮食习惯和情绪波动都会给心脏带来“三重压力”,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如何在夏季保护心脏?本文基于科学依据,为你详细解析夏季心脏面临的挑战,并送上6个简单实用的护心小妙招,助你清爽过夏,守护心脏健康!


夏季心脏的“三重压力”


图片

1.高温与空调:体温调节的“双重挑战”

图片

高温天气下,人体通过出汗散热以维持体温。《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2021)研究表明,高温会增加心脏负荷,因为心脏需泵送更多血液到皮肤散热,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频繁进出空调房,温差过大(>7℃)会引发血管快速收缩与扩张,增加心肌梗死风险,尤其是老年人或心血管病患者。温差过大可使交感神经兴奋,诱发心律失常或血管痉挛。

图片

2.冰镇饮食:血管收缩的“隐形杀手”

图片

夏天爱喝冰饮、吃冷食,但《American Journal of Cardiology》(2020)指出,冷刺激会使血管急剧收缩,增加心脏供血压力,尤其对冠心病患者,可能诱发心绞痛。冰镇饮食还可能刺激迷走神经,导致心率异常。长期冷刺激可能损伤血管内皮,加速动脉粥样硬化。

图片

3.情绪烦躁:血压飙升的“导火索

图片

夏季酷热易让人烦躁不安。《The Lancet》(2022)研究显示,情绪波动会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导致血压和心率升高,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尤其对高血压患者,情绪激动可能引发急性心梗或脑卒中。持续的情绪压力会提高应激激素(如皮质醇)水平,加重心脏负担。

图片

夏季护心,6件事要常做


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调整,我们可以有效减轻心脏负担。以下6件小事简单易行,却能为心脏健康保驾护航。

图片

1. 睡前晨起喝杯水

图片

《Circulation》(2021)研究表明,夜间睡眠和清晨是血液黏稠度较高的时间段,易诱发血栓形成。睡前和晨起各喝200-300ml温水(约40℃),可稀释血液,降低心梗风险。

选择温开水,避免过冷或过热。可加入少量柠檬片,增加抗氧化成分。

图片

2.小口多次饮水

图片

夏季出汗多,脱水会使血液浓缩,增加心脏负担。《European Heart Journal》(2020)指出,适量补水可维持血容量稳定,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建议每天饮水1500-2000ml,采取“少量多次”原则。

每小时喝100-150ml水,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选择温水或电解质饮料(如淡盐水),避免含糖饮料。

图片

3.吃点红色果蔬

图片

红色果蔬(如西红柿、红椒、草莓)富含番茄红素、维生素C和花青素,具有抗氧化和保护血管作用。《Nutrients》(2022)研究显示,番茄红素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氧化,减少动脉粥样硬化风险。每天食用200-300g红色果蔬。优先选择新鲜或轻蒸果蔬,避免高油高盐烹饪。搭配适量坚果(如核桃),补充健康脂肪。

图片

4.中午睡一会儿

图片

夏季昼长夜短,午睡可缓解疲劳,降低心脏压力。《Heart》(2021)研究发现,每周3-5次、每次20-30分钟的午睡能降低26%的心血管事件风险。午睡可调节交感神经,稳定血压和心率。午睡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避免过长影响夜间睡眠。饭后半小时再午睡,避免胃食管反流。

图片

5.每天快走半小时

图片

适度运动是护心的“良药”。《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2022)指出,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可降低30%的心血管病风险。快走能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脂和血压。选择清晨或傍晚快走,避免高温时段。穿舒适运动鞋,循序渐进增加运动量。

图片

6. 揉一揉内关穴

图片

中医认为,内关穴(位于手腕内侧,腕横纹上2寸)是心包经要穴,刺激可调节心率、缓解胸闷。《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20)研究显示,按摩内关穴可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改善心血管功能。每天早晚各揉内关穴3-5分钟,以酸胀感为宜。用拇指轻按,配合深呼吸,力度适中。心律失常者需在医生指导下操作。

图片

额外护心小贴士


1.监测血压心率:高血压或心脏病患者夏季需每日监测,异常及时就医。

2.远离烟酒:《The Lancet》(2021)表明,吸烟和过量饮酒是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3.什么时候该看医生?若出现以下症状,需立即就医:

胸痛、胸闷持续超过15分钟,伴随恶心或出冷汗。

心悸、头晕或晕厥,伴随呼吸困难。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2)强调,夏季是心梗、猝死的高发期,及时就医可挽救生命。

图片

结语


夏季高温、冰饮和情绪波动给心脏带来“三重压力”,但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我们完全可以守护心脏健康。睡前晨起喝杯水、小口多次补水、吃红色果蔬、午睡半小时、快走运动、揉内关穴——这6件小事简单易行,却能为心脏筑起“防护墙”。从今天开始,收好这份夏季护心指南,用行动为心脏保驾护航,健康清爽过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