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淄:打造齐文化“聚变”场 撬动杠杆激活民间资本
突破瓶颈
一棋盘活全局
作为齐文化的发源地,临淄区有“地下博物馆”的美誉,但因为很多文化景点从文物保护的角度开发,并没有充分考虑到旅游功能的需要,现有的博物馆规模小、布局散、层次低、联动差,无法承担充分展示齐文化魅力的功能,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齐文化“有听头没看头”的窘迫。
要发展就必须突破瓶颈,齐文化博物院的建设走出了盘活全局的一步棋。
这座博物院由国家顶级勘察设计大师周恺设计,总体建筑规模15.2万平方米,包括齐文化博物馆、足球博物馆、民间博物馆聚落和文化市场四个部分,集文物收藏、陈列、保护、研究、教育和参观游览、休闲娱乐、产品开发等多个功能于一体。未来将运用多媒体LED、等离子播放系统、环幕电影、动漫、空中成像、复合成像、场景、沙盘等高科技陈列手段,充分运用自控技术、电脑技术、通信技术,建成数字化智能博物馆、参与互动的人性化博物馆,实现文化元素提升旅游品位,以及齐文化和旅游的深度结合。
撬动杠杆
激活民间资本
15万平米的体量、一城十九馆(两馆在建)的格局、十几亿元的投资、短短3年的建设周期,临淄是如何凭一区之力做到的?
齐文化博物院院长马国庆告诉记者,秘诀就在“政府引导、企业运作”。除了基础设施,在一城十九馆中,政府投资的只有齐文化博物馆、足球博物馆和施工中发现增建的东孙战国墓博物馆3个馆,其余的临淄古玩城和古文字、齐瓦当、青铜器、钱币、陶瓷、匾额、书画、摄影等16个主题博物馆全部是民营资本投资。
为引导激活民间资本,临淄区在土地、手续、税费甚至子女入学等方面,出台了扶持发展、规范运作的多个文件,作出“馆外的事全部由政府来办”的承诺。经过严格筛选和审核,10余家有经济和藏展实力的民营企业成为幸运者。进驻博物院的企业自主投资,严格按照政府的统一规划设计和统一标准要求建馆、运营。
短短不到三年,中国最大的民间博物馆聚落已经拔地而起,临淄古玩城提供了交流、探讨、交易的平台,是文化产业商贾云集、文化物品流通集散的重要场所;齐鲁美术馆是中国美术家协会挂牌的第一家美术馆,是国内艺术典藏、研究、展示和公民艺术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齐国文字博物馆是国内唯一完整反映齐国文字渊源发展与文化内涵的专题艺术馆;大顺世界钱币博物馆囊括的钱币实现“古今中外”;齐文艺术馆藏有张大千、齐白石、龙瑞等名家的精品书画……
16家民间博物馆之一的齐文艺术馆的馆长周玉信感慨:“收藏的终极目标是回归社会,而将各种文化资源要素聚集在一起,让吸引力呈现几何式增长,是个人无法做到的。”
诚信传承
聚人气凝商气
文化只有在现实的交流中才能真正迸发力量,而临淄古玩城的规划建设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掘文化产业潜力。
“1个临淄古玩城和16个民间艺术馆功能互补,相得益彰。”齐文化博物院院长马国庆说。临淄古玩城是齐文化博物院中唯一一所集销售、招商、运营于一体的项目,无论从硬件设施还是软件管理上,都足以满足新闻发布、文化探讨、学术交流、专业拍卖等众多功能。自去年开放以来,临淄古玩城不仅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收藏家,也吸引了周边地区经营商的到来。目前,古玩城已经进驻100多家商户。
去年9月11日,临淄组织成立民间艺术馆和画廊联谊会,今年9月11日,组织成立齐鲁古玩商会。临淄区文联副主席路斌介绍,联谊会和商会作为行业性民间社团组织,起到了加强行业自律、规范行业发展的作用。在今年9月举办的2014年临淄齐文化节期间,作为主会场的齐文化博物院初试锋芒,参观者日均4万人次。
齐文化博物院的重头戏才刚刚开始。博物院内的齐文化博物馆和足球博物馆正在紧张地建设布展中,预计明年初正式开放。“齐文化博物院将真正成为齐文化的集中展示地、现代社会成果展示中心和城市未来发展规划展示中心,成为临淄城市发展的地标性建筑,让齐文化溢出满世芳香。”临淄区区长宋振波说。
■书记点评 以文化力量提升城市竞争力 淄博市委常委、临淄区委书记 毕荣青
随着社会的发展,群众文化素养进一步提高,文化越来越成为群众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区域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决定着城市的发展层次和未来,城市间的竞争最终将是文化的竞争。
越是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越需要优秀的物质载体,通过其研究文化、展示文化、传播文化,实现对历史积淀和人文精神的萃取与提炼,不断提升城市的魅力和影响力。齐文化博物院的建设顺应需求,有效整合了临淄区现有文化资源,搭建起崭新的传播载体。
- 上一条:淄博低保、五保供养标准再提高
- 下一条:临淄敬仲镇多个砖厂无证经营10余年无人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