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淄:文化展馆记得住乡情乡愁 展览近300件民族文化物件
“这些老物件,大都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甚至是更早时期,虽看上去陈旧不堪,但都是咱村发展的见证。带孩子过来,希望透过老物件让他们了解过去的生活,体会到农村的巨变。”村民刘相海告诉记者,他经常会带孩子前来,听听村里的老故事。
据了解,刘营村是山东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蒙古族人聚居村,全村278户1008人,其中蒙古族占80%。村委会主任苏美兰介绍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村中的一些历史、传说、故事逐渐被淡忘,村里的一些‘文物’也不断散失,建村史馆就是为了保护这些留有历史印记的老物件,让年轻一代接触民间习俗文化,把好村风、好民风、好家风一代代传承下去。”
刘营村村史馆是临淄区实施历史文化展示工程,“活化”乡村历史文化资源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临淄区深入开展“乡村记忆工程”普查,实施濒危古建筑维修保护工程,发现传统乡村文化138项,对临淄县衙大堂、王氏庄园、阁子楼、齐都镇刘培桐烈士故居等古建筑进行抢救性维修保护。2015年起,结合生态文明村建设,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投入600余万元,统筹推进历史文化展示工程,让群众“记得住乡情、留得住乡愁”。
截至目前,遵循“以政府为主导、村居为主阵地、村民主动参与”的原则,临淄区已建成1处区级历史文化展馆,17处村级历史文化展馆,建成以区级历史文化展示工程展馆为中心,包含民俗展馆、非遗展示、北方民居、宗祠文化、红色记忆、民族特色等多个方面的区、镇、村三级历史文化展示体系。
“为正在消失中的村庄留下一份记忆,保存一份乡愁,任重而道远。”临淄区文化出版局局长毕国鹏告诉记者,临淄区计划在2016年建设50家特色鲜明的县及县以下历史文化展示馆(室),同时,引导村民最大可能地保留村容村貌、历史文化、风情民俗等,提升乡村传统文化、传统建筑保护和传承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