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淄:五毛诠释重情轻礼 礼金减负文明“增值”
在路荣发提供的村民2016年1月份的结婚账本上五毛礼金笔笔皆是
“五毛是个噱头吧?”“五毛为何一直不涨?”日前,临淄区凤凰镇南太合村数十年来遵守和传承“五毛”礼金风俗的故事成为了社会热议的话题,一时间这个普通的小村庄为了众人关注的焦点。事实上,在这“五毛”礼金背后,不仅是村民对淳朴乡风的认可和坚守,更是临淄区推行农村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的有力探索。
五毛礼金诠释重情清礼 典范带动引领文明新风
3月4日,初春时节记者驱车来到了临淄区凤凰镇南太合村,一进村一排排整齐的民房,醒目划一的宣传标语,干净明亮的水泥路……这个有着200余户、900多人口的村庄处处显现出了改革红利带来的文明新农村的景象,但这也与众人热议的五毛礼金形成了明显的反差,是什么原因让这个村一直在坚守和传承着“五毛”礼金不曾改变?
“我结婚那时候1975年才两毛礼金,1980年开始慢慢涨到了五毛,2011年我儿子结婚的时候还是五毛。”58岁的路荣发是南太合村红白理事会的一员,听说记者来了解五毛礼金一事,他拿出了自己儿子在2011年结婚时的账册,记者看到账本上11页纸上正反两面秘密麻麻的写满了人名和繁体礼金数,其中除了那些标注姓名的给了五十到一百的礼金外,大部分都是五毛礼金。路荣发解释道这些做标记都是自家的直系、关系密切的亲属,这样即使村民来了给个五十,账房也不会收照样找回49.5元。“我从20岁就开始在村里帮忙家家户户的红、白公事,近三十年了村里一直这样从未变过。”路荣发如实说道。并向记者提供了村民刘先生儿子在2016年1月结婚时的账本,账本上五毛礼金也是笔笔皆是。采访中不少村民表示,相比大操大办铺张浪费费力费劲费时,他们更是认同这简约的礼俗,没有攀比既简化了办事过程更节约了成本,五毛的礼金虽然与现在的物质生活形成了落差,但乡亲们丝毫没有因为随礼少而变的生疏。
现在村里生活条件都好了五毛礼金为啥一直不涨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期间也有人建议过涨钱,但约定成俗的规矩,群众基础深,没人愿意去打破它。”临淄区风凰镇南太合村村支部书记、村主任李洪海一语道破五毛礼金几十年未变的原因。李深海告诉记者南太合村五毛礼金习俗的延续有着长久而深刻的历史原因,它的存在也逐渐影响着周边其他的村,对推进移风易俗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做用,“南太河村每逢办喜事的时候村民们只随五角钱,他们注重的是邻里之间的感情,不在乎礼金的多少,”临淄区凤凰镇民政办主任丁爱民感慨道。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临淄区凤凰镇共有75个行政村,村村都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实行了“喜事新办、丧事简办”以来大大地减轻了村民的负担,拉近了邻里之间的距离,积极倡导了文明新风。
新规新办群众减负获称赞 2016年尝试探索城区礼金减负
没有披麻戴孝、没有繁琐送“浆水”那些过程……在临淄区齐陵街道淄河村,红白理事会通过新规新办通过张贴讣告来传达村民去世的消息,并注明吊唁期间家中不设灵堂,不举行祭拜仪式、不收头。“以前白公事需要40多人,现在十几个人就能完成,也不用再去买菜了,省去了厨师和帮忙的以前(花费)一万左右,现在除去报销,一共花费三千左右就能完成。”临淄区齐陵街道淄河村红白理事会成员贾传仓对新规带来的实惠连连称赞。而在过去,“一家红白事,全村都随礼”,光庄里乡亲就要待30多桌,一桌普通的喜宴五六百元左右,再加上烟酒,一桌酒席花销千元左右,30多桌就是3、4万元,人均100多元,结婚“赔钱”,还欠了一大笔“人情债”。有些普通家庭,结婚好几年,孩子都好几岁了结婚的欠账还没还完,谈及今昔对比,村民谢女士感同身受她说现在简简单单不讲排场,省心、省力,又省钱,主宾客都皆大欢喜,政府把好事办到群众心坎上了。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现如今临淄区在农村婚事新办方面,推行一切从简,大来随礼的就是50到100块钱,大大减轻了市民的负担,同时对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认可。
2015年2月份临淄区就下发了《关于建立健全红白理事会推进移风易俗的实施方案》,提出了建议不大操大办,提倡丧事从简等八建议八提倡,该区12处镇街道全覆盖推广“农村移风易俗工程”,414个村、59个居委会均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并出台了相关的工作实施意见和奖补政策。据临淄区民政部门统计,从2015年4月份到2015年12月份,临淄区一共办理白公事1783起,按新规办理的达到了98%,办理红公事是1332起,按新规办理达到了86%。红白公事一个标准操办,刹住农村随礼歪风,大力倡导文明之风,为群众减负,逐渐养成了重情轻礼、纯洁交往的良好民风民俗。“现如今在城区逐年增加的高额礼金也成了普通市民的压力。2016年,我们也将尝试探索城区礼金减负。”临淄区民政部门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