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 cù sǐ 都是“蓄谋已久”!身体发出的这几个“信号”一定要警惕!
27岁的医生在篮球场上挥汗如雨,却因主动脉破裂倒下;20岁的花样少女夜跑时猝然倒地...... 猝死看似意外,实则是身体忍了很久的爆发。近日,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发起的这一话题引发网友热议。
猝死,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定义为“平素健康者在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突然死亡”。但临床数据显示,大部分的猝死源于心脏问题(心源性猝死),其中夏季发生率明显高于冬季。
当“突然”并不突然,沉默的身体临界点
猝死,实际上更像是身体经过长期“透支”之后所产生的一种必然结果。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不易被察觉的危险因素正在悄无声息地埋下隐患,就如同定时炸弹一般,随时都有可能引发极为严重的后果。
熬夜追剧、凌晨加班让心脏长期 "连轴转";火锅烧烤配奶茶的饮食组合,让血管逐渐被 "油腻" 堵塞;烟不离手、酒不离口的习惯,相当于给心脏 "投毒",不断地损害着心脏的健康。
基础疾病作祟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等代谢性疾病宛如“隐形杀手”,悄然侵蚀血管,损害机体功能。冠心病、脑梗死等并发症在基础疾病的温床中肆意发展,身体逐渐衰退,不堪重负。
情绪过山车长期焦虑像给心脏 "上紧发条",突然的情绪波动促使体内分泌大量肾上腺素等激素,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脏负担加重,可能成为压垮心脏的最后一根稻草,引发猝死等严重后果。
冷热气温的攻击寒冷的冬季与炎热的夏季均为猝死的高发季节。冬季低温使得人体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脏的负担陡然加重。加之人们为了抵御严寒,运动量往往会减少,身体的代谢速度减缓,血液黏稠度增加,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大大提高了猝死发生的风险。而炎热的夏季血管扩张,导致心脏等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相对减少,同时,高温环境会使人大量出汗造成脱水,进一步影响血液循环,也极易诱发猝死。
被忽视的求救信号
身体在爆发前的预警
研究表明,超过一半的猝死者在事发前曾发出过“求救信号”,却被当作小毛病忽略。这些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一定要警惕。
频繁心悸:感觉心脏像 "打鼓" 般乱跳,时快时慢,可能是心律失常的早期信号。
2
胸闷胸痛:胸口像被巨石压住,疼痛可能窜到左臂或下巴,休息后缓解但反复出现,这可能是心肌梗死的早期预警。
3莫名疲劳:明明睡够了,却整天浑身乏力,连爬楼梯都觉得吃力,高度提示重要脏器功能下降,机体功能受损。
4呼吸急促:稍微活动就气喘吁吁,甚至安静时也觉得 "气不够用",警惕严重心肺功能不全悄然来临。
5头晕眼黑:突然一阵眩晕,眼前发黑,甚至伴有行走不稳,这是脑部供血不足和脑卒中的危险信号。
6腹痛呕吐:在炎热的夏季,许多人可能会出现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的症状,这些症状常常被误认为是胃肠炎或中暑,但这也可能是心脏严重疾病的预警信号。
预防猝死:日常生活筑起防线
读懂身体警报,及时止损:当出现胸闷、胸痛、心慌等预警信号时,尤其是活动后加重时,一定要立刻停下手中的事,坐下或躺下休息,同时拨打 120。记住:这些症状哪怕几分钟后缓解,也必须去医院检查,揪出隐藏的心脏问题,避免猝死的发生。
调整情绪、规律作息、健康饮食、科学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心情平和,避免过度紧张和情绪波动;保证优质睡眠,避免熬夜过劳;低盐低脂饮食,保证营养,戒烟限酒;科学运动,极端天气下,注意保暖或防暑,合理安排户外活动,避免过度劳累。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疾病患者更需警惕,遵医嘱服药,定期监测病情,避免病情波动诱发猝死。家庭常备急救药品,掌握基本急救技能,关键时刻能救命。关爱身边人,留意异常症状,及时提醒就医,共同筑牢生命防线。
酷暑之际
小编为您准备一份
夏季特别防护指南
出门看时辰:上午 10 点到下午 4 点尽量别外出,必须出门时戴宽檐帽、穿透气长袖,随身携带小风扇及降温物品。避免阳光直射,选择阴凉处活动,每隔一小时休息片刻,定时监测体温,避免中暑风险。
02
空调巧设温:室内外温差不超过 8℃,进出空调房前,先在门口站 3 分钟适应温度变化,避免温差过大引发血管痉挛等不适。
03
补水保平衡:每隔 1-2 小时喝 100-200ml 清水,出汗多可以喝淡盐水或运动饮料补电解质;保持饮食清淡,避免油腻辛辣食物加重心脏负担。避免饮用大量冰水或冷饮,以防刺激胃肠道和血管收缩,诱发心脏不适。
04
情绪要降温:天热容易烦躁,遇到烦心事先深呼吸 10 秒,保持心态平和,避免情绪波动对心脏造成额外负担。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避免长时间连续高强度工作,给心脏足够的恢复时间。
05
睡眠需保证:每天保证7-8小时高质量睡眠,避免熬夜和睡眠不足,创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睡前避免剧烈运动和刺激性饮食,保持心情放松,确保心脏得到充分休息。高温季节,心脏负担加重,更需细心呵护。
生命从不是一根突然崩断的弦,“突然”猝死的背后,是身体长达数月甚至数年的沉默抗争。忽视这些警示,如同在钢丝上行走,随时可能坠落。唯有重视每一次不适,及时干预,才能让生命之绳坚韧如初,远离猝死的阴影。
- 上一条:夏季心脏“高危期”!6件小事要常做,护心指南请收好!
- 下一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