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睡眠时长,到底是7小时还是8小时?
关于最佳睡眠时长,有些朋友相信“黄金8小时”的论调,也有人认为每天睡7个小时就够了。到底哪种说法更科学呢?今天我们就来一探究竟!
01
“最佳睡眠时长”
到底是几小时
除此之外,当睡眠时长达到10小时及以上时,男性和女性的全因死亡率都在最大程度地升高,分别增加了43%与55%。也就是说,睡眠时长或许并不是越久越好。
02
推荐这个时间入睡
03
3个方法告别“无效睡眠”
睡眠质量较差或者起床后依旧感觉疲乏的朋友,可以尝试以下3种方法来助眠:
01
制造褪黑素波动
《临床睡眠医学杂志》在一场调研中发现,工位在窗边的员工比其他人每晚要多睡46分钟,这是因为白天多晒太阳可以让身体更好地感知到昼夜节律,有助于提升睡眠质量。我们的大脑松果体中会分泌一种与睡眠相关的激素——褪黑素,它能帮助我们缩短入睡时间、改善睡眠质量、延长深睡眠。褪黑素的释放受到光线强弱的影响,白天有强光照射时,褪黑素的分泌会受到抑制,而到了夜间,褪黑素的浓度就会显著上升,让我们睡得更快、睡得更香。
所以,我们可以在白天多沐浴一点阳光,或者到户外走走,调整身体的生物钟。在睡前则建议拉上遮光窗帘,给自己营造安静、昏暗、温暖、舒适的睡眠氛围,让身体节律自然过渡到夜间模式。
02
听“脑波音乐”
“脑波音乐”是一种基于人体脑电波频率设计的特殊音乐。它能通过独特的节奏和音频调整,让音乐与大脑电波同步起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大脑的状态。
我们的大脑在不同状态下会释放不同频率的脑电波。比如,当我们处在紧张、活跃的状态时,大脑通常会释放过量的β波。而当我们逐渐进入睡眠状态时,大脑则会释放更多的θ波或δ波。
“脑波音乐”正是通过播放θ波或δ波频率的音乐,抑制清醒状态下的β波,帮助大脑电波逐渐放缓,从活跃状态过渡到浅睡或深睡阶段,有效缩短入睡时长。此外,脑波音乐中轻柔的旋律和白噪音还可以降低压力激素的水平,有助于减少入睡前的紧张感,保持睡眠的连续性。
参考资料:
[1]《2025年中国睡眠健康调查报告》中国睡眠研究会、中国睡眠大数据中心,2025年03月16日
[2]《睡觉也有最佳入睡时间!研究证实,这个时间点睡最好》丁香医生,2025年02月11日
[3]《每天睡多久最好?最佳睡眠时长不是8小时,也不是9小时……》健康时报,2025年01月27日
[4]《很多人一直在“无效睡眠”?5个提升睡眠的方法,越早知道越好!》健康时报,2025年01月07日
[5]《睡不着就不要硬睡了,试试这些方法吧!》科普中国,2024年07月24日
[6]《睡眠与表型年龄呈“U形”关系,要睡在拐点处!最新研究:每天7小时睡眠是最佳“保养品”,过多/少的睡眠时间都会加速衰老》生物谷,2024年03月21日
[7]《拯救无眠夜里的自己 | 世界睡眠日》健康报,2024年03月21日
[8]《如何在2分钟内快速入睡?(失眠必看!!!)》中国医学论坛报,2023年09月18日
[9]《“最佳睡眠时间”出炉!睡多睡少都折寿,关键是把握在这几个时间!》健康时报,2023年07月18日
[10]《想要倒头就睡,一个偏方送给你!(不是放下手机》丁香医生,2023年05月18日
[11]《睡够8小时≠拥有好睡眠!我们一直都被骗了!真相是……》科普中国,2023年04月0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