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类药破局:天价药困局的时代终结!普通人如何用上救命好药?

 25-07-27发布来源:来自网络

近年来,国家一直在努力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用药难”的问题。丙类药的推出,被很多人寄予厚望。近期,丙类药又有新动作。


图片

4月1日起,丙类药目录开始申报

在药品集采频繁上热搜的当下,4月1日,医保领域最值得关注的当属丙类药目录申报正式启动,这个动作堪称"及时雨"。以往甲乙类药品有明确的医保报销范围,而丙类药更像是民间约定俗成的"自费药代名词",没有严格的目录。而现在,医保局要着手建立官方版的丙类药目录。建立之后,在医院能开到的药品范围预计会扩大。

图片

根据医保局发布会通报,2025年4月1日启动目录申报,5月底前获批的创新药可提前申报;2025年9月完成专家评审(涵盖临床、药学等领域);年内发布第一版丙类目录。后续建立常态化调整机制,与医保目录形成协同效应。未来我们将看到这样的分3个层次医保药品目录:


1、甲类药医保全额报销的"基础款"。临床治疗必不可少、应用广泛且疗效确切的药品。这类药仅639种(占比0.4%),全部纳入医保,100%报销!


常见的甲类药有:三九胃泰颗粒、双黄连口服液、强力枇杷露、小儿清热感冒片等。

2、乙类药需自付部分费用的"升级款"。临床治疗中可供选择使用、疗效优良的药品,相比甲类药,其价格稍高一些。


这类药有2520种(占比1.6%,要先自付一部分,剩余部分才能按比例报销,报销比例约70%~90%。不同地区、不同医保类型的自付比例可能会有所不同。


常见的乙类药有:布洛芬环节胶囊、头孢克肟颗粒、维C银翘颗粒等。

3、丙类药临床价值大、患者获益显著,比如CAR-T疗法等。 这类药有超15万种(占比98%),完全自费!是商业保险衔接的"高配版"。


常见的丙类药一般包括高档药、新研制的药、抗癌进口药、靶向药、免疫抗癌药、特效药等。

          

丙类药由于费用高昂,已经超出了医保 “保基本” 的范畴,因此不在医保报销行列,患者只能全部自费或通过商业保险购买使用 。

数据来源:国家医保、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4)。


需要注意的是,丙类药价格机制这样运作: 医保局主导,商业保险公司与药企协商确定结算价格,探索价格保密条款以保护企业商业机密,通过市场化谈判平衡药企利润与险企支付能力。

商家黄页 客服电话 官方首页 会员中心 快速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