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临淄靠近胜利油田,附近也多产煤炭和铁矿石。1969年临淄县被并入工矿城市淄博市,成为其临淄区。区驻地辛店位于胶济铁路线上,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镇。此外还有建材、纺织、机电等工业门类。农业盛产小麦、玉米、棉花等,有“鲁中粮仓”之称。
临淄的历史极为悠久,相传伏羲、颛顼都曾在这里活动。此后为爽鸠氏、蒲姑氏等部落的聚居地。周朝建立后,周武王把首席功臣姜尚(姜太公)分封至此,建立了齐国,都城称为营丘。后第七代齐献公因此地濒临淄水,而将营丘改名为临淄,此后临淄之名一直延续至今。
齐国是周朝时的东方第一大国,春秋战国时更是“五霸”、“七雄”之一,因此临淄作为其都城,历史上极为繁荣。目前临淄齐国故城的城址尚存,分民众生活的大城和君主居住的小城,两城相连,周长21千米,面积15平方千米,共有十三座城门。城内干道纵横交错,排成“井”字形,并有完善的供水、排水系统。城外还有埋葬齐国六位君主的田齐王陵等多处先秦墓葬。
东周时的临淄文化昌盛,孔子曾来闻韶乐,孟子也曾在齐国担任客卿。战国时更设稷下学宫,以招徕诸子百家来此讲学辩论、著书立说,荀子即为稷下的祭酒之一。当时的临淄邻近渤海,因而兼具鱼盐之利,经济繁荣、贸易发达,各种冶铁、炼铜、铸钱、制陶、纺织的作坊遍布城市内外。
临淄作为齐国的都城,共延续了八百余年历史,直到被秦国所灭。秦置临淄县,属齐郡。秦末,汉高祖刘邦封元帅韩信为齐王,都临淄。韩信死后,刘邦又将自己的儿子封为齐王,建齐国,治于临淄。
2004年7月15日,经权威专家证实,世界足球起源于中国山东淄博临淄。早在2300多年前蹴鞠就已诞生并流行于中国临淄,古代的蹴鞠就是足球的前身。
齐文化